簡述
1-萘異硫氰酸酯別名異硫氰酸-1-萘酯、α-萘異硫氰酸酯等,是一種化學式為C11H7NS,分子量為185.245的有機化合物。常溫常壓下,1-萘異硫氰酸酯的性狀為白色結晶性粉末,易溶于醚、苯、熱醇、丙酮、四氯化碳,不溶于水,主要用作分析試劑、有機合成中間體。
理化性質(zhì)
密度:1.11g/cm3
熔點:55.5-57℃
沸點:339.5℃
閃點:167.2℃
應用
探針制備領域,將羅丹明B與水合肼充分反應,羅丹明B內(nèi)酰肼;將羅丹明B內(nèi)酰肼和1-萘異硫氰酸酯混溶于溶劑充分反應,得到1-萘基異硫氰酸酯修飾的羅丹明B衍生物。該衍生物可以在水溶液中特異性檢測汞離子,具體步驟為:1)制作標準曲線:制作汞離子濃度對熒光變化量的標準曲線;2)檢測記錄:將含有汞離子的待測溶液加入到衍生物配制而成的溶液1中,得到溶液2,記錄溶液2相對于溶液1的熒光變化量;3)計算。該化合物可作為血清中汞離子的指示劑,進一步可制成探針,抗干擾性強,靈敏度高,檢測限低[1]。
有關研究
為了觀察雙環(huán)醇對1-萘異硫氰酸酯致小鼠淤積性黃疸的作用,采用ICR小鼠為實驗材料,連續(xù)灌胃給予雙環(huán)醇200 mg· kg-15天,每天給藥1次,在第3天給藥后2h單次灌胃給予1-萘異硫氰酸酯 110 mg·kg-1,觀察動物狀態(tài)并繼續(xù)給藥。雙環(huán)醇末次給藥前動物禁食不禁水12 h,末次給藥后2h處理動物,計算肝脾指數(shù),制備血清,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ALT,AST,ALP,TBIL,DBIL和TBA水平,制備10%肝勻漿,測定肝組織MDA和SOD含量。結果發(fā)現(xiàn),1-萘異硫氰酸酯可引起小鼠顯著毒性和肝組織損傷,動物出現(xiàn)死亡,脾臟指數(shù)降低,血清轉(zhuǎn)氨酶及膽紅素,膽汁酸等含量顯著升高,肝組織MDA含量升高,SOD降低。雙環(huán)醇200 mg· kg-1連續(xù)給藥5次,能降低動物死亡率,改善脾臟指數(shù),但對1-萘異硫氰酸酯致小鼠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標升高無降低作用,進一步增大肝臟指數(shù),且有進一步加重的趨勢。也就是說, 雙環(huán)醇有加重1-萘異硫氰酸酯誘導的小鼠淤積性黃疸的作用,需引起注意[2]。
參考文獻
[1]馬立軍,陳志,李婉珊,等.1-萘基異硫氰酸酯修飾的羅丹明B衍生物、制備方法以及應用:CN201510593930.7[P].CN105131004A.
[2]劉寧,劉威,張丹,et al.雙環(huán)醇在α-萘異硫氰酸酯誘導的小鼠膽汁淤積性黃疸的作用觀察[J].中國藥物警戒, 2017, 014(004):193-195,200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