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-羥基-3-甲基吡啶呈無色至淡黃色的液體,有特殊的芳香氣味。它是一種吡啶類化合物,具有吡啶環(huán)和一種甲基基團,以及一個羥基取代基。它在水中溶解性較差,而在有機溶劑中溶解性較好。在有機合成反應中, 4-羥基-3-甲基吡啶是一種重要的中間體化合物,它還可用作金屬配合物的配體。
制備方法
方法一:β-吡啶(10毫升)先用亞硫酰氯處理,經(jīng)乙醇處理后留下的殘渣與水(10毫升)攪拌,濾去不溶物,濾液在水浴中用木炭加熱1小時,再次過濾,然后在密封管中于155℃加熱 18 小時。冷卻后的液體加入過量的碳酸鈉,再在水浴上蒸發(fā)至糊狀。殘渣用95%乙醇多次提取,提取液在水浴上蒸發(fā)至干,殘渣溶于無水乙醇,減壓(水?。┱舭l(fā)至干,殘渣在150℃加熱 1 小時。冷卻后留下的深色粘稠物溶于氯仿,溶液用木炭煮沸,過濾,濾液濃縮,加入輕質石油醚,有油狀物析出。將溶劑層傾去,油狀物先用輕質石油醚,再用苯洗滌,于是凝固。所得固體用丙酮(加活性炭)重結晶,得4-羥基-3-甲基吡啶(0.72克,熔點95- 98℃),再經(jīng)兩次丙酮重結晶,形成無色棱柱體,熔點 97-98℃。
方法二:在室溫下,將4-氨基-3-甲基吡啶(50毫克)溶于10%硫酸(2毫升)中,向其中加入水(1~5毫升)配制的亞硝酸鈉(0.1克)溶液,混合物在水浴中加熱15分鐘,用碳酸鈉調堿,溶液在水浴中蒸發(fā)至干,殘渣用氯仿萃取,從萃取液中除去溶劑,殘渣用苯研磨,所得固體過濾并用苯洗滌;得37毫克,熔點94-96℃。從丙酮中重結晶后,得到無色針狀或棱柱狀晶體,熔點96-97℃,在92℃下燒結后(測得:C,61.25%;H,6.7%)。從酒精中分離出的苦味酸鹽為黃色棱柱狀晶體,熔點206-207℃。當將該堿(0.2克)與氨水(2毫升,密度0.88)以及少量銅粉和硫酸銅在密封管中于200℃加熱19小時后,4-羥基-3-甲基吡啶得以重新生成。
參考文獻
[1]Clemo, G. R., & Swan, G. A. (1948). 49. The synthesis of derivatives of 4- and 5-azaindole.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(Resumed), 198. doi:10.1039/jr9480000198